在免税消费的浪潮中,"中免日上"这个名字早已成为品质与实惠的代名词。但你是否发现,同一平台上的商品竟标着"跨境购"与"国内购"两种身份,价格更相差悬殊?这背后,是税收政策的魔法,还是供应链的奥秘?今天,就让我们掀开免税购物的红盖头,一探这对"双生花"的真相。
一、核心区别
二、价格差异原因
税收成本不同
- 跨境购:享受“三单对碰”(支付单、订单、物流单)监管下的税收优惠,综合税率低至9.1%(如化妆品),且免税额度内可免征。
- 国内购:商品已缴纳进口关税、增值税等,成本直接转嫁至消费者。
供应链模式差异
- 跨境购:保税仓直邮模式减少中间环节,批量采购降低单件成本;部分商品采用“完税+保税”灵活配置。
- 国内购:依赖一般贸易进口或国内代理,涉及仓储、人力等运营成本。
促销策略倾斜
- 跨境购:频繁推出“满减+优惠券+限时折扣”组合(如周年庆5折),叠加会员积分(2万消费可抵现)进一步降价。
- 国内购:促销力度较小,以完税商品为主,价格调整空间有限。
三、如何选择?
- 选跨境购:追求低价、国际品牌、非急需场景(如囤货护肤品)。
- 选国内购:需快速收货、开发票报销、购买国内现货(如急需的香水)。
四、风险提示
- 跨境购:注意额度使用(超限需缴行邮税),保留清关单作为正品凭证。
- 国内购:部分商品可能为临期清仓(下单前咨询客服生产日期)。
总结:中免日上通过“跨境购”政策红利和供应链优化实现低价,而“国内购”则提供更灵活的购物体验。两者本质是通过不同模式满足消费者需求,选择时需权衡价格、时效和售后需求。
(注:文章图片来源网络)
文章声明:以上内容除非注明免税信息网原创,否则均为网络文章(图片亦包括在内),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